编者按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指标5.5%左右,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中国去年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14万亿元,根据测算,在这个基础上实现5.5%的增长,相当于5年前增长7.4%、10年前增长10.5%,对应的经济总量超过9万亿元。这一目标的确立既立足现实又体现作为与担当,确立了2022年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政策工具箱】
【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
●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
●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 预计今年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
● 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
【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 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全年留抵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 扩大“跨省通办”范围 ,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 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 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 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
●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
●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
●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 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
● 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 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完善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保护生物多样性
●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
● 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民生大礼包】
【教育】
●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 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 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 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 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医疗】
●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 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
● 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 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
● 推动分级诊疗,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
【社会保障】
● 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 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
● 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
【住房】
● 坚持房住不炒,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 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 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文化体育】
● 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
● 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
【社会治理】
● 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
●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
● 严格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
● 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2022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 能耗强度目标在 “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若一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