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常山:尊“匠”重“技”撬动技能人才发展支点

胡斌 郑月红 《青年时讯》( 2021年10月21日   05 版)

    在企业从事30多年电工维修的高级技师樊忠荣是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2019年樊忠荣被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工匠学院聘请,成立了“樊忠荣技能大师工作室”。他将自己摸索出的技术方法,通过“传、帮、带”带徒授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电工维修技能人才。“技术更重要的是传承,才能让人才不断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孩子有一技傍身。”樊忠荣说。

    近年来,常山县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激励上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成立“常山工匠学院”,打造“常山名匠”;通过设立全国首个县级“工匠日”,营造出尊“匠”重“技”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常山全县技能人才数量达6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9万人,占比29%。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助推常山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搭建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

    技能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好的平台。为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队伍,2019年起,常山县通过设立“工匠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实训、培训示范基地等,加大对技能平台的挖掘、培养与奖励。成立樊忠荣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

    常山县通过设立常山工匠学院,全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并将每年9月25日设为全县“工匠日”。同时,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对新创建的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技能大师一次性10万元、5万元奖励,大大激发了技能人才的积极性。近3年来,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培训等平台,全县共建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4家,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2家。

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文凭,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为我们创业创新增进了信心。”被评为首届常山“十大名匠”的青年创业家余家富感慨到。老家在常山县新昌乡泰安村的他,2016年,放弃杭州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归家乡,投身山间,创办以古法酿酒为主题的精品乡村民宿村上酒舍,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常山体验、旅游。

    常山县对评选为名工匠、银工匠、金工匠的分别给予1万元、5万元、10万元奖励资金。并可享受健康体检、人才疗休养等福利待遇,在全县营造出尊重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此外,吸引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来常开设“名匠工作室”,政府将给予一次性30万元补助。

双轮驱动育“名匠”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在常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近年来,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赛得前进技工学校、衢州数字工业学校、吉云技工学校成为培育新一代技能型人才的“摇篮”。2020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培养技能型人才1万余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常山县人社局还积极推动校企协作,聘请浙江省“优秀技能人才”史君齐、衢州市“首席技师”郑胜华等技能大师驻校培训。为强化服务本地企业,县数字工业学校在结合县域产业基础上,组建哲丰新材料、大和热磁、斯凯孚等10家“订单班”等,为企业量身打造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今年来,全县职业教育学校共培养技能型人才1620人次,本地就业率达100%。

    常山县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以技工教育撬动技能人才发展支点,同时,进一步发挥“常山名匠”帮带、引领、示范作用,促使常山培育出更多新时代工匠。

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
常山:尊“匠”重“技”撬动技能人才发展支点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