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7月2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看热搜选基、朋友圈“吐槽”涨跌

95后新基民理财很“佛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乐 《青年时讯》( 2021年07月22日   05 版)

    90后新基民跑步入场。基金投资已成年轻人社交工具。视觉中国/供图

    理财“只能是一个辅修的爱好和手段,锦上添花。”

    “大家只聊涨,不聊跌”,“所谓“稳赚”都是大家在闲谈中描绘的美丽泡沫

    投资理财后,厘清了金钱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冷静理智地进行投资理财

—————————— 

    在经历了今年初“过山车”一般的起伏后,新基民进入蛰伏期。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2020年新进入基金市场的群体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52.9%。另据蛋卷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1日,蛋卷基金持仓用户中,18岁至30岁用户占36.2%。新入场的基民更加年轻化,他们的加入,给基金相关的讨论与文化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活力,年轻基民的心态与既往基民相比,也颇为不同。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社会资本与社会比较:社交媒体使用对90后新基民基金购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调查小组,通过问卷调查法与焦点小组访谈法,以90后为调查对象,收回256份有效问卷;并选取15位95后作为访谈对象,揭示社交媒体使用对90后新基民购买行为的影响,探求90后新基民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呈现的“新基金文化”。调查小组发现,进入基金市场的90后、95后与00后,在沉浮迭起的基金市场中,最初购买时,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购买决策更多为一种模仿,受外界影响大于基于自己知识和经验的决策判断;与想好好理财相比,新基民更多的是好奇,若能赚钱就是“顺便的好事”。

    不止购买决策“佛系”,有相当一部分95后新基民在购买基金后,并不考虑市场波动,只是一直持仓,提到最多的就是“等待”、“总会(跌)到头的”,也有人为了“省事”使用支付宝的定投功能,显露出明显的被动型特点。今年2月份发布的支付宝理财节数据显示,定投基金用户中,90后占比超4成,6成90后稳定持有单只基金超一年。

    “社会资本与社会比较:社交媒体使用对90后新基民基金购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调查小组经过对95后新基民的走访调研发现,新基民入场时存在知识盲区而依赖社交媒体信息进行决策,购买之后并不通过看基金的涨跌、公司的财报研报、专业财经新闻来关注基金,而是通过微博热搜、社区内讨论和其他博主的内容来进行日常了解,这一行为大多由“知识水平有限”+“媒体习惯”+“较为佛系的态度”所导致。因此,新基民在最初接触基金时,没有明确的止盈止损的意识,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是从多次大跌后逐渐产生的。

    在目标感和掌控感缺乏时,他们的决策开始仅凭自己的直觉判断,购买基金已经不重要了,这一行为变成了“很free,很自我的表达”,甚至凭借“女人的第六感”。一部分新基民坚信基金无规律可依,“就是随缘”,“买基金就是练心态,就是一个词:坚持”。

    从随性开始,到随性经营,最后变成随性地看涨看跌,95后新基民始终透露着一个字“佛”。赚钱已然不甚重要,而是日常的一部分,也容易衍生出一种颇具娱乐性和行为艺术感的存在:大跌期间,新基民或在朋友圈“吐槽”自己的遭遇,或乐呵地看着热搜加入讨论中,转发各种有趣的表情包和流行语,继续基于媒体,形成一种亚文化式的迷因传播(某个理念或信息迅速在互联网用户间传播的现象)。

    调查同时发现,在亲身参与基金购买这一经济行为后,对于年轻的新基民而言,以基金为代表的理财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理财观念与消费观念,因为理财对于本金具有一定要求,青年群体加强了对于“钱袋子”的管理意识,消费支出更为克制合理。

    所谓“稳赚”都是大家在闲谈中描绘的美丽泡沫

    正在读研究生的小莉(化名),2021年1月入场,成为一名新基民。2020年寒假实习期间,她发现身边同事、舍友,包括自己的男朋友都在购买基金。无论在电梯间,还是在食堂吃饭,一天到晚总有人在她耳边聊着有关基金的话题,清一色全是“今天又赚了多少”这样的话。出于“也想挣钱”的心理,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基金市场。

    小莉对基金市场完全不了解,购买基金前,她一直以银行储蓄为主,收益相对较少。她希望通过基金更快更多地挣钱。

    人生中购买的第一支基金,小莉是通过豆瓣、微博选定的。之所以选定这支,因为它是所有“网红基金”中的首选,“大家都说它涨得好”。基金买定,小莉觉得,她心中的“赚钱之路”就要开启了。

    起初,这支基金确实长势喜人。但因为本金投入较少,小莉依然觉得赚得太慢,与她之前对于赚钱的期待尚有一定距离。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她加大本金投入,这支基金在进入2月后就开始下跌,她又从网上看到“逢跌就加仓”的说法,想着也许跌几天就好了,陆续又加了两三次,每次加仓都是最开始本金的十几倍,最终零花钱全部被套牢。

    在基金市场最萎靡的那段时间,她经常会看收益和成本价,但大多数时间只是看,偶尔还会再买,“成本价变低了,这个时候买就赚了大便宜”,但越抄越低,没有尽头。周围曾经大谈收益的同事很少再聊自己的投资情况,连一直劝她入市的男友也不提自己亏钱,“大家只聊涨,不聊跌”。

    经历了这些之后,小莉终于悟到,所谓“稳赚”都是大家在闲谈中描绘的美丽泡沫。同事们看似每天都在电脑前颇为专业地关注股票k线,摆出颇有理财头脑、经验和收益的样子,但本质上都是“只想赚钱,不想承认失败”罢了。

    越亏越买,只买不卖成为她目前的风格。“道理我都懂,但是舍不得割肉,总想挣回本金再走。”买基金稳赚不赔,又省事又赚钱,没有丝毫专业储备的小莉抱着这样的想法入场;如今尽管市场低迷她依然稳定持仓,只是在等。

    这样的结局超出她的想象,但小莉还是坚持,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是会只买基金”。因为她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想赚钱。而银行的保本收益,在她看来实在是太低了,“我尝到了基金的甜头,其他的收益已经满足不了我了”。

    对于收益更高的股票市场,小莉却不以为意,“股市风险大,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她没有时间,也不想去学,“我知道身边炒股的姐妹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去学,但我不想让自己那么累,所以那份钱就不该让我赚”。

    某种程度上,在理财方面,她很相信自己女性的直觉,“我男朋友跟着明星理财经理去学,结果比我还多亏3个点,还不如我自己按照直觉判断”。

    将投资视为自我修行和锻炼的场域

    相比于同学,小栋(化名)的理财方式更为多元,也更早接触理财。他买过基金,买过股票,也投资过创业公司。

    刚上大学时,他就投资了本科老师开设的公司,投资的钱是问父亲借的。小栋家里是做实业的,给他提供了良好的理财条件,也早早就培养了他投资理财的意识。每个月他都能拿到相对丰厚的零花钱,一般他会余下一两千进行理财。

    虽然做了功课,甚至还找了律师和专业的顾问,但是第一笔创业投资还是打了水漂。这次失败的投资让小栋记忆深刻,也使得父亲对他的信任受挫。

    2018年,在系统学习了宏观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后,20岁的小栋开始炒股,并通过基金进行储蓄。多元的理财方式背后,是小栋对于理财有意识地学习和实践。“理财是我日常课程的一部分”,他将理财当做了一门必修课。

    理财中,他基本能保持一份自信和清醒,对于市场的波动也比较坦然。即便是遇到亏损,他也会及时止损,灵活调整,“赔只是正常的市场波动,我既然买了这份资产,就觉得长期是上涨的,我会逢低做多,要么就等待。”因此,他在理财过程中实现了“基本盈利”。

    对于年轻人而言,市场波动难免会带来焦虑情绪,小栋将之视为自我修行和锻炼的场域,“赔的时候,反复反思自己的过失是长足进步的根基。内在修行和资产积累在困难的时候才能彰显出自己的价值,这才是真正能在挣钱时保持本心的自信基础。”他认为,在理财过程中得到的认知提升,才是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理财只是让生活变得顺滑的润滑剂,想要借助金融和理财让自己社会地位或个人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长期来看不太现实”。小栋对于理财的意义有着自己的理解,“理财只能是一个辅修的爱好和手段,锦上添花。”他认为要想生存的确离不开钱,但在面对很多重大问题时,金钱并非能有多么大的左右力量,“金融只是实业和政治的外延”。

    投资理财后,逐渐厘清了金钱和时间的关系

    希希(化名)今年初首次入场时,就投入了4万元的本金。步入大四,她越发觉得自己的花销变大了,父母给的生活费已经不足以支撑她的日常支出。“家人一直非常支持我理财,我妈给了4万元,作为我理财的启动资金,她不做过多干涉。”

    可以自由支配本金,自己决定理财方式,希希手握4万元启动资金,却对基金和股票了解甚少。她先是关注了一个理财的微信服务号,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14天的理财训练营,“训练营主要由往期学员授课,介绍投资理财经验,并对该应用进行推广”。

    通过这期训练营的微信群聊,希希添加了一些群里比较活跃的学员。他们大多为90后,具有丰富的投资理财经验,又把她拉进了更多群聊。“股神”“福利交流群”“一起抱富吧”……希希进了一个又一个交流群,群里的成员中,90后占据大部分。

    “群内每天都很活跃,很多成员投入本金较高,有的高达500万元”,希希介绍说,通过大家的交流,她能够学习到一些理财操作和分析方法,在群聊和网友交流中培养了自己的理财观念,但她直言不会完全模仿,“还是要保持自己清晰的思考”。

    投资初始阶段,希希对盈利充满信心,她追求高收益,在投资上比较激进,损失了股票本金5000元。

    经历了几个月的投资,希希的投资理念发生了变化,如今她希望开源节流,“不再追涨杀跌,控制住自己内心的贪婪”。由于前期投资比较激进,她一度没有本金进行补仓,又向母亲索要了两万元,目前持有股票4万元,基金1万元。

    如今,希希不会再花费时间盯紧涨跌情况,她把心态放平,认为“三四年之后无论如何都会回本”,提醒自己应当“佛系”理智一些,做长线投资。在消费观念上,理财训练营的课程也让她反思了自己的消费方式,发现以往在消耗品上花费太多,而忽略了资产的增值。在投资理财后,她逐渐厘清了金钱和时间的关系,并能够更加冷静理智地进行投资理财。

    (文中调查内容参照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社会资本与社会比较:社交媒体使用对90后新基民基金购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调查小组。指导老师:崔蕴芳,田佳玮 赵慧媛 戴嘉慧 刘艺淳 张晓欢 朱馨月  刘雪云 韦博雅 肖孟乔对本文亦有贡献)

95后新基民理财很“佛系”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