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看到热点,也关注痛点;付与热爱,更赋予期待——

让年轻人“又爱又恨”的剧本杀还能火多久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实习生 任德仪 见习记者 罗希 刘俞希 《青年时讯》( 2021年07月01日   05 版)

    随着悬疑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剧本杀行业迅速崛起,吸引了广大青年的关注。作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剧本杀开始在线上、线下市场中崭露头角,并在近两年内井喷式发展。天眼查数据显示,相关企业累计注册数量超过8000家,线下门店突破3万家,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触达超过5000万剧本杀爱好者。

    如火如荼的发展使得剧本杀急需规范化,不正当竞争以及低质内容对青少年的侵袭,成为行业内亟须关注的发展“痛点”。4月,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数据显示,以“倒闭”为理由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等剧本杀商品的数量比3月增加了110%。行业乱象、激烈洗牌等关键词一时间涌入人们的视野。

    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近日面向1573名大学生就剧本杀话题展开调查,受访者认为剧本杀行业目前存在的弊端,主要是好剧本稀缺、抄袭和同质化剧本泛滥(66.14%),缺乏市场监管、盗版作品频现(61.43%),无聊情节过多(48.87%),剧本更新速度慢(38.29%)等。

    异军突起,年轻人为何爱上剧本杀

    中国政法大学的刘煜成是剧本杀的“老玩家”。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他一直对破案、推理类作品兴趣浓厚,剧本杀刚刚进入国内市场时,他就早早“入了坑”。“我第一次玩剧本杀大约是在2016年,那时候专门的剧本杀店很少,有做密室的店铺推出了剧本杀,我就开始尝试了。”

    王颖飞则比较看中剧本杀的体验感。“尽管剧本杀已经在线上普及,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实景搜证。线上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体验,在手机上搜查线索,体验感也不是很强。”王颖飞表示,线下剧本杀、尤其是着重氛围营造的实景剧本杀体验,是她更为期待的。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42.83%受访者玩剧本杀是为了满足社交需要,35.55%是出于个人爱好,还有21.84%则是为了打发时间。

    “玩剧本杀的过程,会收获成就感。”王颖飞觉得,哪怕最后推理没有成功,在玩的过程中也会建立成就感,“这是一个回归到文字阅读的游戏项目。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放下手机、认真阅读,会让人有一种惬意感。”

    王琛是早期进入剧本杀行业的创作者,也是剧本《入世三则》的作者。在他看来,随着网络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大多数年轻人通过网络交流,长时间没阅读过纸质书本。而剧本杀恰恰让他们回归了纸质阅读。

    从兰州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茹茹创办了“红泥小火炉”,成为早期入行的剧本发行方之一。她表示,剧本杀行业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垂直的受众群体、跨界融合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它拥有足够强劲的发展潜力。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83.42%受访者希望在剧本杀中获得沉浸式体验的趣味,58.81%希望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58.64%认为玩剧本杀是一种解压的方式,37.17%认为剧本杀中有任务目标的交流,可以避免一些人的“社交恐惧”。

    “互动”是许多青年在玩剧本杀时最看重的体验,“我认为剧本杀的走红,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提供给受众很多可能性。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个剧本体验一种人生,自己亲历其中。”就读于青岛大学的颜亚男表示,剧本杀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充分、有趣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克服“社恐”。关于剧本杀的未来发展,颜亚男希望创作方可以尝试跨界发展,比如加入VR、全息影像等技术,或与音乐剧、舞台剧等元素融合,增强沉浸感。“期待通过剧本杀这个载体,我们未来能体验到拥有更丰富元素的社交方式。”颜亚男说道。

    “杂草丛生”,“弄潮儿”不该只是野蛮生长

    刘煜成有自己开一家剧本杀门店的想法。他喜欢这个行业,也看好它作为年轻人社交新模式的发展潜力。但剧本杀门店频频倒闭的现状阻碍了刘煜成创业想法的“落地”,“行业过热导致了不够理性、专业的投入,所以我还是想再好好考察一下。”即将毕业成为一名律师的他带着对行业内容创作逻辑合理性以及下游市场在中小城市发展潜力的思考,从法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他表示,版权保护是现在剧本杀行业亟待解决的切实问题。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好剧本稀缺、抄袭、同质化剧本泛滥”的现象,引发66.14%大学生用户的共鸣;61.43%受访者认为,当下行业缺乏市场监管,盗版作品频现,正规商家难立足。

    “惊蛰推理”主理人紫薇用“混乱”来形容当下剧本杀行业的现状。“其实当下行业的体量已经很大了,所以我希望能尽快形成有效的行业规制。”紫薇期待,促进监管体系的建立,可以进一步保护著作者的权益,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剧本内容暴力、涉及不良的社会现象”也是大学生受访者在调查中反应的乱象之一。剧本杀对于体验者没有年龄限制、剧本中的暴力作案描述是否会引起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模仿,让33.16%被调查者担忧。如何规避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以及低质内容对青少年的侵袭,都是需要行业自律和加强监管双管齐下以解决的“痛点”。

    大浪淘沙,优化后的剧本杀如何实现破圈生长

    “我们希望剧本杀行业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体验、去了解,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治理当下存在的乱象,服务于全部从业者,让他们更有信心创业,而不是被一味‘割韭菜’。”“喵青天”的负责人晴天表示,作为专业的剧本杀文娱电商平台,“喵青天”一直秉持为从业者服务的理念,积极消除行业内线上线下的信息差,让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在满足线下店家更方便采买剧本的同时,更全方位为从业者考虑。当行业处于混乱状态的时候,版权保护、发行规范、文化立意等都是他们作为从业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剧本杀行业仍存在不少乱象,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规避。考虑到从业者的切实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店家,让他们的剧本平稳落地,也将真正的好剧本第一时间传递给我们的用户,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作为行业体验和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就“剧本行业发展空间”给出了建议。中青校媒调查,76.79%受访者希望剧本质量、作者文笔得到提升;72.08%期待剧本题材、类型可以更加多元化;69.11%更看重店家的沉浸式实景打造,增加性价比;46.07%提到可以加大取缔不良商家、不良剧本的力度。

    刘煜成了解到,剧本展会是剧本发行方和剧本杀店铺交流和买卖剧本的主力渠道,而许多展会人气旺盛,不仅代表着行业的爆发,也意味着行业内人士对好的原创作品非常尊重。“这些剧本杀店不是想着随便去买山寨剧本,而是来到展会货比三家、精心挑选优质的原创剧本,说明很多业内人士意识到,作品品质必须有保障,相信这个行业会向更高的质量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李昭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让年轻人“又爱又恨”的剧本杀还能火多久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