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2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国家此时鼓励“双创”有何特殊意义

《青年时讯》( 2019年06月21日   07 版)

    自2014年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至今,“双创”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之一。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国家鼓励“双创”有何特殊意义?如何为“双创”营造更好环境?

    接受中新社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时鼓励“双创”,是有效应对内外部压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创业创新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但仍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克服。

    此时鼓励“双创”有何特殊意义?

    应对内外部压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家仍面临较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同时要应对外部贸易战的影响。贸易战已逐渐延伸为科技战,中国科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而且中国科技产业本身在国际市场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所以此时鼓励“双创”,无论应对内部或外部压力,都是重要的解决办法和手段。

    ——苏剑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存量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战略型产业共同发力,“双创”正是有效的支持手段;同时,鼓励“双创”,促进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有利于应对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

    ——王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业创新是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增加社会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和财富,并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创业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应对外部压力的重要途径。

    ——胡必亮 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双创”对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倒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鼓励“双创”可以带动就业稳步提高,有利于改善民生。

    ——李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从就业角度,鼓励“双创”有利于在就业形势不理想的情况下,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从产业发展角度,“双创”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创新企业提供良好土壤。

    ——苏培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应对下行压力和不确定性

    面对全球不确定因素增加,此时鼓励“双创”,有利于推动国内科技创新的进步,以应对全球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鼓励“双创”有利于保障民生,促进就业。

    ——万喆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国家如何为“双创”营造更好环境?

    构建良好法治环境

    首先要构建良好的法治体系,使“双创”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规范政府行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不能乱作为、不作为。

    ——苏剑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合理、有效地流通,赋予企业创新发展的空间,包容全新的商业模式。同时,要加强有效监管,在不抑制创新发展的同时,维护良好的创新环境。

    ——王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做好一切服务工作

    国家应为创业创新做好一切服务工作,包括:提供良好制度环境,进一步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提供金融支持,在资金安排上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特殊政策;加强人才指导与管理,提高创业创新人才的抗风险能力,促进相关人才更加积极地投身创业创新;对于高端创业创新人才,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比如落户、子女就学等,为创业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

    ——胡必亮 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形成“松紧适度”的管理环境

    政府要形成“松紧适度”的管理环境,合理降低企业的“政府成本”;各部门要更好地联动,在落实政策时增强配合。

    此外,增强对“双创”企业的金融支持,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保障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李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降低制度性成本

    政府应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制度性成本,减少在公共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程序摩擦。同时,注意行政之手不可伸得过长,尊重市场真实供需。

    ——万喆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发展“双创”有哪些优势?

    市场规模和人才

    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国内市场规模大、人口众多,这是最大的优势;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有保障,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中国劳动力素质发生较大变化,为“双创”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苏剑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政策+人才+基础设施

    第一,国家在推动双创发展方面有很多政策红利,政府组织和调动资源的能力比较强,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第二,中国年轻人才多,创业创新的人才资源后备力量充足。

    第三,创业创新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比如网络、电信、交通等,为创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场景条件,大幅降低创业创新的成本。

    ——胡必亮 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四大优势、多方发力

    一是市场优势,中国市场规模大且多元,巨大的市场衍生出对创业创新的巨大需求,而多元化的市场则利于包容多样的创新成果。

    二是人才优势,中国有庞大的高学历人才储备。

    三是产业优势,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供求两旺的市场格局和产业格局有利于有效消化创新成果。

    四是环境优势,中国对创业创新的包容度和支持度较高。

    ——王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新引擎作用逐步显现

    当前,“双创”的新引擎作用逐步显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企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此外,在“双创”热潮下,中国已经培养了大量创新型人才,为未来“双创”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李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市场潜力巨大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已是全国共识,各方各界不断出台利好政策,为“双创”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机遇。另外,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市场还有巨大市场潜力未被释放,对科技创新产品的需求强盛,有利于“双创”企业的发展。

    ——万喆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据中新社 冯玲玲 杨佳欣

国家此时鼓励“双创”有何特殊意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