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继创分享

陶晓明:这是一个继创者的时代

陶晓明 北京乐耕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内蒙古乐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青年时讯》( 2019年03月01日   08 版)

    视觉中国/供图

    ■大学的一堂创业课(Venture Creation)对我影响颇深刻。整节课就是一个创业孵化器。我们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问卷,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并制订完整的商业计划。然后决定我们创业的项目是用白菜花做比萨饼,因为我们经调研发现很多美国人对麦过敏,但是普通的比萨饼都是用小麦粉做的,而我们通过将白菜花烘烤研磨做成的比萨饼不含麦麸。经过多番实验,在最终项目路演中,我们获得了投资人认可,并斩获项目比赛第一名并获得了1500美元的奖金

----------------------

    我是陶晓明,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生于1990年,但是所有见过我的朋友都说我是80后,因为他们眼中的我成熟、稳重、阅历丰高,俨然一副80后模样,的确是因为自己经历了很多才会如此,我也很高兴能把这些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母亲说怀我的时候,她每天要去地里挖野菜,白面慢头也很少吃,只有当家里来客人时才舍得做一点儿。父亲当时在民政局工作,主要负责结婚登记和军属抚恤款发放,靠着当时父亲每月的工资,全家人仅能勉强度日,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富裕一些的日子,父亲在我出生后不久便开始下海经商,父母也从最辛苦的工作开始做起,种地、养鸡、开油坊、帮别人磨面等。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忙碌,那时我经常夜里醒来发现自己孤零零地躺在黑漆漆的房间里,所以从很小我就开始学着照顾自己。上小学后,虽然家境还算富裕,但是父母一直刻意培养我的独立意识。放假的时候,我和姐姐都会到贸易市场批发小产品去销售。暑假的时候,我们会骑着自行车,在车的后座上安装一个简易保温箱,然后去集市上卖冰棍、雪糕和冰激凌;寒假的时候,我们就去卖红灯笼、气球和电子灯笼。当时电子灯笼刚刚兴起,我们是第一家在当地售卖的,还一度卖断货,把我高兴坏了。这些经历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创业的乐趣。

    初中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非常苦,每天都是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要准备晨读,然后就是一整天紧张的课程。每天到了午饭时间,我们为了节省时间,通常都是快步跑去食堂解决“战斗”。还有更加努力的同学为了省下时间多学点儿知识,干跪不去食堂,让其他同学带点儿回教室吃。在那三年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那种干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和压迫感,但我并不喜欢这种学习氛围。所以高考结束后,我不顾母亲的反对,说服了父亲这位“财政大臣“,走上了去美国的求学之路。

    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国,而我并没有感到半点儿恐慌和无助,反而对地球的另一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当飞机落地,独自走出机场,看到那些形形色色的白人、黑人、中东人和墨西哥人时,我突然意识到作为中国人我们身上背负着的是一个民族的形象和国家的尊严,这种观点如影随形,一直到现在我也从未抛弃过。

    开学后,为了快速融入新的环境,我首先加入了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A),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师哥师姐对我也是关爱有加。美国的大学课堂是开放和活跃的,但是课业非常繁重,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在经历了短暂的文化冲击( culture shock)后,我迅速融入了当地生活。

    出国之前我向父母许下承诺,大二之后的生活费要自己赚。所以在买了第二手车之后,我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中餐馆里送外卖,一勤天下无难事。虽然只是打零工,但是我为人勤快,很快便学会了包括从网络下单,到点单外送等的全部业务,成了名副其实的骨干,老板给我的工资也是涨了又涨。

    学校非常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我也经常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接触到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食物银行( Food Bank)当志愿者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了美国对于食物分配的高效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他们会把过剩的食品捐赠出来,分配给失业的贫苦人家。对于中高层收入的人群, Whole Foods(全食), Trader Joe'so(一家私营的杂货连锁店)等高端有机食品超市则是他们购物的首选渠道。

    大学的一堂创业课( Venture Creation)对我影响颇深刻。整节课就是一个创业孵化器。我们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问卷,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并制订完整的商业计划。然后决定我们创业的项目是用白菜花做比萨饼,因为我们经调研发现很多美国人对麦过敏,但是普通的比萨饼都是用小麦粉做的,而我们通过将白菜花烘烤研磨做成的比萨饼不含麦麸。经过多番实验,在最终项目路演中,我们获得了投资人认可,并斩获项目比赛第一名并获得了1500美元的奖金。

    经历了这一番磨炼,我意识到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我对有机食品格外看好。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美国的有机农业如何运作,还去了很多家美国的有机农场,他们对于有机农业的坚持和可持续发展的践行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农场里所有的动物都是散养,自由采食。美国的有机食品展也让我大开眼界,有机食品普及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处,如有机鸡蛋、有机蔬菜、有机肉类、有机化妆品、有机儿童食品等。我还去过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考察有机产品市场,发现他们的有机食品普及率很高,增长速度也很快。当我把他们的商业模式了解清楚后,我当即决定回国创业!

    2014年6月,趁暑假回国,我休学了一年走上了创业之路。北京是我的首选域市,我先用了3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北京所有高端超市,调查了有机蔬菜生产企业和周边的有机农场,最终发现有机食品市场在中国比较无序:整体缺乏统一标准,认证机构鱼龙混杂;食品生产企业安全意识低,一些企业以次充好,产品远达不到有机标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度和认知度也低。针对这些情况,我结合在国外学到的有机行业知识和国内的市场情况,重新制定了一套商业模式。首先,开发国内有机食品市场,产品采用长期出口欧美的标准;其次,产品必须经过国际最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SCS检测,产品不得被检测出含有农药残留物或重金属等;第三,产品销售采取020的运营模式,线上销售为主,线下主要进行展示品牌宣传教育市场和消费者。北京周边配备有机农场,会员可参观、体验有机种植,体会农耕文明。我还将公司产品经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洲BRC(英国零售协会)等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并受它们监督,按照出口欧美标准执行。

    通过这一系列重新定位,我便开始布局开发北京市场。专卖店的选址也是百费周折,我几乎走访了北京所有的中高端社区,签下店面后开始设计、装修等一系列工作,白天要带着员工去社区做推广、宣传、引客流;晚上又要去进货补充货源,做线上的推广,还要进行网上商城的创建和微信公众号的定期更新,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我再次体会到创业实属不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会员数量迅速増长,慕名而来的客户也是越来越多,大家口口相传,对于我们的产品很是认可。

    休学一年后,我又重新回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完成了最后一年的课程学习。大学毕业后,我有的同学留在了美国,而我选择回国。继续布局公司国内有机产业规划的同时,也开始接触父亲经营了近20年的蔬菜深加工出口产业。

    进入家族企业后,我发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父亲经营企业一直坚守的根本。这种工匠精神是他在这个行业越做越大的首要原因。我们从蔬菜源头开始,严把质量关,产品销售市场从单一的韩国市场扩展到欧美、日、澳等30个国家市场。但同时,我也发现,企业在库存和压货等方面占用资金过多,由于所处的行业问题,库存通常能到5000万元以上。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种流动资金的占压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过高。为了解决这个向題,我在网上做了大量的调查,并多次出国参加欧美各国的食品展会,参观国外同类型企业,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我们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根据企业自身优势,我和父亲共同确定下一步发展目标:在扩大和稳定国外市场的同时,逐步开发国内安全食品市场,打造中国的“中央加工厂+Whole Foods”模式,转型做蔬菜鲜切中央加工厂,逐步搭建有机食品销售平台。目前国内的蔬菜损耗大,加工率低,餐饮机构既要负担蔬菜采购,还负责后期的择菜、清洗、切菜等繁重环节,关键还无法保证食品安全。于是,我们将种植的符合欧美标准的安全蔬菜,通过工厂现代化的加工切割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降低了产品损耗,极大地降低了库存,提高了产品的周转率,解决了企业的压货、库存问题。

    国内现在的安全食品领域欠缺高端品牌,我希望针对企业原有的品质标准和“工匠精神”做进一步拓展,打造国内的“ Whole Foods”,形成最知名的有机食品销售平台,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尽一份绵薄之力。

    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側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新功能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重点扶持国内的食品深加工企业和有机食品行业。我们的企业定位与这一点完全吻合,虽然企业面临着短期资金紧张等问题,但是我相信,在响应国家政策和继承老一辈企业家精神以及坚持创新的新形势下,我作为新一代的继创者,一定会更好地结合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把企业发展壮大!

陶晓明:这是一个继创者的时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