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的传承与开拓

最好的守业也是创业

《青年时讯》( 2019年03月01日   07 版)

    据最新数据显示,老一辈企业家的年龄基本为55~75岁,意味着中国有半数以上的家族企业面临传承大考,进入关键而危险的代际传承期。

    尽管在接班的路上还存在着种种困惑和难题,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已经开始大步登上市场经济舞台;随着家族企业在整个民营经济中地位的凸显,无论从他们取得的业绩还是这一群体的数量看,在中外企业发展史上都十分罕见;这种大规模的的传承和创业,势必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由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和多家研究机构牵头推出的《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2017》,通过全国性调查和一些地方性调查的数据,以及与家族企业的年轻一代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大致勾勒出年轻一代的大模样。

    当社会还纠缠于他们是“富二代”还是“创二代”时,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林泽炎提出了“继创者“这一概念,他阐释了家族企业传承作为一种主要社会现象,所应强调的继承与创业的内涵。

-------------------------

    报告发现:

    ■绝大多数年轻一代企业家表示,父辈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父辈身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总体上来说,年轻一代在思想上更加独立,在许多重大决策方面不会受到父辈的制约

    ■年长一代管理的企业和年轻一代管理的企业共存的“双轨发展”模式,实际上造就了大量的“创业1.5代”

    ■年轻一代创业的原动力与年长一代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经济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他们更加讲究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来自同行的压力和同龄人的压力是推动年轻一代企业家追求卓越的重要动力。这些既为吸引青年企业家参加社会活动提供了原动力,也对平台的建设如何及时反映和跟进年轻人的诉求提出了挑战

    ■加入社会组织很多时候成为年轻一代企业家的“社会大学”经历与“第二次修炼”

-------------------------

    中国家族企业的年轻一代已经开始登上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心。考虑到中国家族企业在经济上的重要地位,这种大规模的“世代传承”不仅在历史上非常罕见,而且也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依然不够,甚至有时候还带着一些偏见。

    年轻一代企业家已经呈现出一些相对特定的特征,但随着年龄增长和产业升级,他们的诉求也在不断变化,更不用说年轻一代本身不断有新鲜血液和新鲜元素的注入,应该用一种动态的思维,看待年轻一代的成长,尤其是要注意处理好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创业一代与传承二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民族认同与利益诉求、政治安排与社会地位等关键的“冲突带”。

    一、传承父辈精神与化解代际矛盾两手抓

    精神传承是财富传承的“保鲜膜”与“催化剂”,这既包括传承父辈的艰苦奋斗精神,也包括在实践中传承和升华企业家精神。

    绝大多数年轻一代企业家表示,父辈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父辈身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总体上来说,年轻一代在思想上更加独立,在许多重大决策方面不会受到父辈的制约。在他们看来,父辈的事业,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召。正是在这神精神的感召下,他们不敢松懈,只有努力拼,才能够传承父辈创造的财富。有的年轻企业家表示,“我继承了全部的财富,我也要继承全部的责任。”也有人表示,“父亲每天兢鼓业业、勤奋执着、对事业充满热爱,是最激励我的地方,它时时提醒我要像父亲一样,把企业当作人生的一件大事情做好。”

    年轻一代企业家有着较强的合作意识,朝着更加开放、创新的方向发展。许多年轻企业家都表示,“原来创业是自己熟悉的一个行业就可以,现在要有跨界的合作。”还有人表示在经商的过程中改变了自己:“我在美国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非富即贵的。我也经历过那个时候,什么都买名牌。但我真正开始做事的时候,我就会反思,我扒掉这些名牌之后是什么?我不想被别人看作是‘那个戴名表的小子’。我更看重和別人交往的时候,是否能够获得別人的尊重和认可。所以我把那些(奢侈品)都放在了家里,我更关注是否能把事情做成,我更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现实中,许多年轻一代与其父辈在沟通上存在困难,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冲突。这些冲突有时候是管理理念上的,有些是文化习慣上的,还有一些则是沟通习惯上的。冲突的原因既有父辈自身的原因,也有年轻人的问题。当然,许多年轻人会辩证地看待自己与父辈的冲突,同时非常善于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因为思想观念与父辈的差异,很多年轻一代企业家自己独立负责一块。这种年长一代管理的企业和年轻一代管理的企业共存的“双轨发展”模式,实际上造就了大量的“创业1.5代”。

    年轻一代创业的原动力与年长一代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经济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他们更加讲究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许多年轻一代经商的目的不是像父辈那样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发展兴趣(自主创业)或者承担责任(子承父业)对许多年长一代企业家而言,生活就是工作,生活的大部分在他们的企业当中;而年轻一代更强调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这并不是说他们只会贪图享乐,而是会花更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二、企业家的社会组织是重要抓手和平台

    来自同行的压力和同龄人的压力是推动年轻一代企业家追求卓越的重要动力。这些既为吸引青年企业家参加社会活动提供了原动力,也对平台的建设如何及时反映和跟进年轻人的诉求提出了挑战。

    同龄人之间的压力,尤其是同行中的同龄人的压力,会给年轻企业家带来进步的动力。有年轻的创二代表示,“我们创业不是和父辈比,而是和同龄人比。这是一个很残酷的过程。”通过了解同龄人与同行的境遇,可以提升自己。

    认识和接触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成为年轻人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动力。除了商业性组织外,现在还涌现了大量兴趣类、学习类、公益类社会组织。现在年轻一代企业家不是一门心思都用在企业经营上,而是参与种类繁多的社会活动。他们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形成不同的因子。比如公益圈、健康圈、马拉松、合唱队、足球队,等等。还有一些“网络聚落”,虽然没有注册,但也通过线上和线下活动的方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加入社会组织很多时候成为年轻一代企业家的“社会大学”经历与“第二次修炼”。 年轻一代企业家的行为带有更强的“集体性”和“圈子文化”。年长一代企业家很多和政府关系密切,与政府官员形成密切的圈子。年轻一代企业家是相互抱团成为圈子,受政府的影响小,而是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三、国家认同与政策诉求相结合,打造稳健思想认同基础

    年轻一代展现出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这与他们的亲身经历密不可分。年轻一代习惯于将国内情况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企业家都有过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这种经历让年轻一代企业家认识到,真正要想做事业,还得回到祖国。国内公共服务的灵活性和行政服务的日益便捷、高效,也得到了众多企业家的认可。

    年轻一代企业家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容易受到具体政策和事件的影响。一些具体的政策和事件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引发他们心理上的抵触。有人认为,例如,“年轻一代企业家对国家的认同,更多的是对执政的认同、对利益的认同。但心理和思想上的认同则还没有到这个高度。他们在思想上有摇摆,一旦经济形势不好,涉及企业的具体事务,就容易激动,甚至在自媒体上发表意见,这与企业家的趋利性有关。”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家的政策获得感,对国家政策形成稳定的预期,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政权的稳定支持者。

    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要破除“政治代沟”

    年轻一代企业家更加认同现代商业规则,这是对传统过时的维护关系的挑战,为构建“亲一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如何落地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型政商关系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与他们对现代商业规则的认同是分不开的。以往的政商关系以庇护主义为基础,讲究的是关系经济学和各种红利盈利。许多年轻一代企业家在本性上并不热衷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相信,在一个规范的市场中,市场规则才是成功的保证。所以他们将主要兴趣点放到了关心商业模式的思考和创新的思考上。

    不少年轻一代企业家在如何与官员交往的技巧与规则方面感到迷惘甚至无助。虽然年轻一代企业家可以相对快捷地进入父辈开拓的政商关系网络,但这些网络里的关键人物的年龄和资历都要远远高于他们。受到年龄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反而会感到无从适应。

    从理论上说,家族传承要想顺畅地进行,以企业创始入为圆心,有六大层层递进的矛盾結要“摆平”:家族内部同一代人之间的矛盾,如夫妻之间的矛盾、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父辈与二代之间的矛盾;家族成员与职业管理层,尤其是年轻一代企业家与家族企业老臣之间的矛盾;家族与其他家族的矛盾,包括与联姻家族的矛盾;家族与非家族力量之间的矛盾,比如内部传承与资本市场收购之间的矛盾;家族与经济社会政治大环境之间的矛盾。现在看来,家族企业的年轻一代,在克服这六道坎上,有的走得顺风顺水,有的走得磕磕碰碰。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境,这些年轻的企业家都认识到,固守父辈的产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年轻一代的资金、技术、教育水平乃至人脉优势,应该且正在成为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在实现事业的延续和升华。

    (吕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私营企业主群体研究中心秘书长)

最好的守业也是创业
返回